基于PET的抑郁症诊断试剂研发

本项目。建立可靠稳定的抑郁症动物模型: 抑郁症的诊断试剂研发首要的关键点是能够建立一个稳定且可以模仿临床中抑郁症患者的模型。通过自身的专利技术,改进抑郁症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通过关键的PET检测,打破抑郁症动物模型与临床抑郁症患者之间的障碍,为临床转化提供便利。瞄准了关键分子,对抑郁症的诊断有辅助作用。

生物医药

样机(样品)

技术详情

项目简介

精神疾病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显著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抑郁症,主要通过医生结合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设置的样表,对患者逐一询问、观察,再结合患者自己诊断、家属的病情叙述等进行综合诊断。抑郁症的诊断结果主观因素特别强,且不能提示用药的选择。而基于磁共振等的诊疗手段几乎都只能在中晚期查明,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在抑郁症的诊断上,迫切地需要早期的诊断试剂,且对其治疗具有提示意义。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托马斯·聚德霍夫博士到我国创立生物技术公司,从事抑郁症早期诊断试剂盒研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抑郁症的蛋白质组学和多肽组学研究”,也研究与抑郁症相关的蛋白、代谢诊断生物标志物。然而,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一个有效的诊断试剂出现。PET(正电子发射)可以与CT或磁共振完美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和磁共振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它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能够为后续的药物研发和治疗提供方向和依据。随着micro-PET的发展,PET不仅能在人身上应用,还能在大小鼠上精确成像,克服了以往研究实验方法的局限性,给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型(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5)作为抑郁症发病的标志物。已经开发出相关的小分子化合物开展了基于PET的临床试验。同时,医药公司关注mGluR5的变构调节剂,试图开发出能通过调控mGluR5来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大部分的药物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有一小部分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为抑郁症的精准治疗提供可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遗憾的是,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非常早期。

应用PET技术,能够纵向检测同一批抑郁症动物模型在正常时、造模后以及造模给药后等不同阶段的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克服个体差异的影响。

同时,PET技术在动物模型和疾病患者中都能检测,能够分别分析同一分子的变化规律,为机制研究和药物临床转化提供可靠的证据。目前,应用PET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较少。

产品创新性

①建立可靠稳定的抑郁症动物模型: 抑郁症的诊断试剂研发首要的关键点是能够建立一个稳定且可以模仿临床中抑郁症患者的模型。通过自身的专利技术,改进抑郁症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通过关键的PET检测,打破抑郁症动物模型与临床抑郁症患者之间的障碍,为临床转化提供便利。瞄准了关键分子,对抑郁症的诊断有辅助作用。

创新点

应用PET技术,能够纵向检测同一批抑郁症动物模型在正常时、造模后以及造模给药后等不同阶段的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克服个体差异的影响。 同时,PET技术在动物模型和疾病患者中都能检测,能够分别分析同一分子的变化规律,为机制研究和药物临床转化提供可靠的证据。目前,应用PET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较少。

产品/服务核心竞争力

①我们成功合成能够特异性标记mGluR5的小分子化合物(FPEB),应用PET检测有助于抑郁症的诊断以及相关的药物开发。

技术特色及研发能力

①利用PET的方法,加速解决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问题。 在基础研究中利用自身专利改进了研究方法,能够为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保障,分析更多的影响因素。

行业情况

抑郁症的诊断结果主观因素特别强,且不能提示用药的选择。而基于磁共振等的诊疗手段几乎都只能在中晚期查明,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即使对精神疾病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我国抗抑郁药市场销售还是从2011年的25.1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56.74亿元,可见抑郁症治疗市场规模之大。同时,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可靠的抑郁症诊断试剂,因此,市场急迫需求。

2016年发表的数据显示,中国承受了全球17%的精神疾病负担,位列全球首位。然而,中国只有不足6%的焦虑、抑郁、癫痫等患者寻求过治疗,相比之下,发达国家该比例达70%,甚至更高。其中,抑郁和焦虑等常见的精神障碍在精神疾病患者中占比最多。即使对精神疾病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我国抗抑郁药市场销售还是从2011年的25.1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56.74亿元,可见抑郁症治疗市场规模之大。

国内的其它研发公司,比如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托马斯·聚德霍夫博士到我国创立生物技术公司,从事抑郁症早期诊断试剂盒研发。将在产品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形成竞争。

合作意向

技术许可

技术融资

微信客服
迈科技微信号

打开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