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 | 【Ⅱ期临床】中药创新药物—丹参素钠注射液以及其衍生物与作用机制的研究

团队来自于上海大学药学院,基于多年对丹参有效成分的研究,开发了符合现代药物制药标准的丹参素钠注射液。注射液拥有结构明确、有效性好、安全性好(过敏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制剂稳定、纯度高( >95% )等优点,解决了水溶性成分规模化提取的难题,是丹参现代化的药物制剂。目前处于二期临床阶段,预计两年左右可以上市。同时还有高生物利用度衍生物(口服有效)DD-16、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衍生物、t1/2长、作用强的衍生物等方向在研,其中DD-16已进入临床前阶段。

生物医药

产业化

技术详情

一、项目背景

目前常用的中药有1000多种,但能分清其有效成分的却少之又少。同时又由于作用机制不清晰、欠缺深度开发、不良反应不清楚、杂质多、剂量不准确、有效性得不到保证等各种原因,导致中药目前发展受限。

以丹参为例,中华民族对丹参的认识和应用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同时也有“一味丹参, 功同四物”的说法(熟地、白芍、当归、川芎)。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丹参产品有: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丹参注射液等。

但目前由于有效成分不明晰,杂质含量较多,上述产品,尤其是丹参注射液,使用时,具有一定的风险,会有万分之几的概率,被注射的人会出现不良反应。

基于此,团队在丹参有效成分的确定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有效的分离了其内多种杂质,对其进行了深度的开发。


二、丹参素钠注射液的研发

有别于传统的丹参注射液,团队开发的丹参素钠注射液符合现代药物的制药标准,拥有结构明确、有效性好、安全性好(过敏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制剂稳定、纯度高( >95% )等优点,解决了水溶性成分规模化提取的难题,是丹参现代化的药物制剂。


鉴于丹参素钠,非传统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且无血管舒张作用,可提高内皮祖细胞活性,改善微循环(血管新生)以及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线粒体、ATP途径)、促进微血管的生长,作用持久,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是全新作用机制的抗心绞痛药物,可适用于非阻塞性心绞痛(INOCA)的治疗,预计商业价值超过100亿元/年。

目前团队研发的丹参素钠注射液正处于二期临床阶段,预计两年左右可以上市。


丹参素钠的作用机制研究:

1、丹参素钠与内皮祖细胞


2、丹参素钠对氧化损伤心肌细胞ATP含量的影响

 

3、丹参素钠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

 

4、丹参素钠对氧化损伤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5、丹参素钠对氧化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6、丹参素钠细胞膜色谱结合实验

 

丹参素钠的作用机制研究小结:

1、非传统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硝酸酯、钙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

2、无血管舒张作用   

3、提高内皮祖细胞活性

4、改善微循环(血管新生)、促进微血管的生长

5、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线粒体、ATP途径)  

6、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7、作用持久


三、丹参的深入开发:

丹参素钠存在的问题

1、生物利用度低

2、脑组织分布少

3、t1/2短

4、作用强度小

5、左旋/右旋


丹参素的结构修饰--构效关系

1) 当酚羟基用乙酰基、亚甲基、甲基保护时,其活性明显下降;当用苄基保护时,其活性不变或者增强;

2) 当α-OH被α-OCH3或α-OAc取代后,抗心肌缺血活性呈降低的趋势;

3) 当苯环被吸电子基团如(-NO2、Br、Cl)取代后,丹参素衍生物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NO2和Br取代的丹参素衍生物的活性较强,而Cl取代的丹参素衍生物活性相对较弱;


开发目标

第一代:丹参素钠注射液(目前正准备做二期临床)

第二代:高生物利用度衍生物(口服有效)DD-16;(临床前阶段)

第三代: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衍生物

第四代: t1/2长、作用强的衍生物

微信客服
迈科技微信号

打开微信
“扫一扫”